矮小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、同年龄、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(-2SD,标准线称SD),或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。矮小不仅是生理问题,近六成患儿出现心理隐患,如情绪较不稳定,存在社交退缩等现象。因此,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发育情况,及时了解矮小的早期表现很重要。
孩子矮小早期表现:
1、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侏儒,属于软骨化骨缺陷而膜性化骨正常的一种发育异常;为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病,约80%以上病例为散发性;出生时体征已很明显,以侏儒显着,典型病例为体态不匀称,主要是四肢短,尤为上臂和股部明显,而躯干尚属正常;头大,面部宽,额部和双侧顶部宽,中指与第四指分开,呈“V”型,称“三叉手”;下肢弯曲,智力正常;成人高,据统计男性112~136cm,女子112~136cm。
2、孩子身高增长速度 孩子的身高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,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/年;3岁至青春期前,增长速度小于3-5厘米/年;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-6厘米/年,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。
3、体型正常、生长缓慢性矮小 患儿外观均匀性矮小,但生长缓慢,常见的疾病为生长激素缺乏症(GHD)。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、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、慢性疾病(如营养不良、慢性肾脏疾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慢性哮喘等)引起的矮小。
4、体型不匀称性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不匀称性矮小,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,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、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。
5、体型正常、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为匀称性矮小,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,常见于家族性矮小。
治疗矮小较怕乱用“长高药”和“秘方”
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,给他们滥用激素,乱用“长高药”和“秘方”,只能人为的加速骨龄生长,促进骨骺的提前闭合,这样做虽然可在短时间内“高人一等”,但会很快停止生长,较终达不到长高的目的,更不要用锯断下肢等违背生理规律的“促高”措施,否则可能会留下严重的不良后果。
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李萍介绍说,矮小的病因很多,只有针对病因治疗,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。现在还不存在,以后也不大可能会存在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原因引起的矮小。医师提醒:6-14岁是儿童增高黄金期,需正确选择治疗。
您如果有什么不了解,可直接与我院“在线医生”沟通,或拨打儿童健康热线:13261662120,我院医师竭诚为您服务。